
① ② ③
① 防火板包覆:
纤维增强硅酸钙板(耐火作用)+岩棉(隔热作用)+轻钢龙骨(自攻螺钉结构固定)
② 玻璃纤维棉板包覆:
铝箔贴面玻璃纤维棉板,用保温钉固定于金属风管表面,拼接缝铝箔胶带密封
③ 瑞福系列柔性耐火卷材包覆:
铝箔完全封装硅酸盐纤维卷材,缠绕重叠搭接于风管表面,钢扎带及焊钉固定
性能对比
材料结构 | 比较项目 | 硬质防火板包覆 | 柔性防火卷材包覆 |
材料构成 | 纤维增强 硅酸钙板 | 岩棉 | 硅酸盐纤维 |
材料型式 | 硬质板状 | 棉板状 | 柔性卷状 |
作用机理 | 耐火 | 隔热 | 耐火隔热 |
密度 kg/m3 | 1200 | 100 | 96 |
最高耐温 °C | 1200 | 1000 | 1300 |
导热系数 W/m·K(常温) | 0.2 | 0.035 | 0.048 |
导热系数 W/m·K(800°C) | - | 0.27 | 0.24 |
安装施工 | 安装方式 | U型轻钢龙骨做支撑框架,金属风管表面岩棉铺贴,硅酸钙板自攻螺丝固定在支撑龙骨上,L型龙骨收边。 | 卷材缠绕于风管表面,接口搭接80mm。根据风管宽度采用钢扎带和绝热焊钉结合方式固定于风管表面。 |
切割剪裁 | 测量切割 | 测量剪裁 |
辅材 | 轻钢龙骨、自攻螺丝 | 钢扎带、绝热焊钉 |
接缝封口处理 | 防火胶密封,或用条形板自攻螺丝密封 | 重叠搭接 |
日均安装面积 m2/day | 40(3人班组) | 150(3人班组) |
模型: 1000*500*6000mm(W*H*L)1mm厚镀锌钢板风管,单节1000mm,法兰螺栓连接。 硬质防火板结构:
9mm硅酸钙板+50mm岩棉+0.5mm厚50mm轻钢龙骨 柔性防火卷材包覆结构:50mm厚LNpkg柔性防火卷材
| 比较项目 | 硬质防火板包覆 | 柔性防火卷材包覆 |
风管自重 kg | 186.75 | 186.75 |
主材自重 kg | 9mm硅酸钙板+50mm厚岩棉 | 305.6 | 50mm厚柔性防火纤维卷材 | 98.46 |
辅材自重 kg | 轻钢龙骨+自攻螺丝 | 30.7 | 钢扎带0.4mm厚,12mm宽 | 1.1 |
合计 kg (风管自重+包覆重量) | 523.05 | 286.31 |
增加荷载 kg (总重量-风管自重) | 336.3 | 99.56 |
系统总重量占比 (包覆重量/总重量) | 64.30% | 34.77% |
政策规定
GB51251-2017«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»中对所有防排烟风管提出了耐火时限要求,传统的铁皮风管需要防火保护。
3.3.8
机械加压送风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.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,当确有困难时,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风管道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.0h;
2.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,当设置在吊顶内时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0h;当未设置在吊顶内时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.0h。
4.4.8排烟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.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,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;
2.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,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;当确有困难时,可直接设置在室内,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0h;
3.设置在走道部位吊顶内的排烟管道,以及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,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0h,但设备用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可不低于0.5h。
4.5.7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h,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,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.5h。
管道系统 |
| 适用场景 | 规范要求 |
防烟系统 | 机械增压送风管道 | 竖向管道,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他管道和用管道井 | 1.0H |
水平设置在吊顶内 | 0.5H |
水平设置,未吊顶内 | 1.0H |
排烟系统 | 机械排烟管道 | 竖向设置于管道井内 | 0.5H |
水平设置在吊顶内 | 0.5H |
水平设置在无吊顶内 | 1.0H |
走道部位吊顶内 | 1.0H |
穿越防火分区 | 1.0H |
设备用房和汽车库 | 0.5H(50%以上) |
|
|
|
补风管道 | 一般补风管道 | 0.5H |
|
|
穿越防火分区 | 1.0H |